与白俄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 DVD
    1922 剧情 美国

    情场现形记

    德国移民的名导演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花费了一百三十万美元和十一个月的时间摄制而成的超级文艺片,原拷贝长达五小时,公开上映时浓缩成三小时半。由于耗资惊人,好莱坞大亨本来对埃里克颇有微词,后因本片获得意外的卖座成功而作罢。故事以1919年的蒙地卡罗为背景。埃里克扮演一个欺骗美国外交官女儿的白俄亲王,靠着剥削他的情妇----一个貌丑的女仆为生。由于性虐待狂的驱使,他强奸了一个不幸的白痴女子。最后,他被人杀死,他的尸首很有象征意义地被扔在臭水沟里。埃里克对自然主义情有独钟,希望把一切情史都在画面中表现出来。他特地在加州海边搭建起蒙地卡罗的赌场和雄伟宫殿的布景,并且在采光上有十分大胆的处理方式。影像上也富于感官刺激的煽情暴力场面,甚至劳烦电检单位剪掉了其中的一些镜头。在片中,埃里克用一种辛酸的悲观主义眼光来观察人类,对上层社会的腐朽和封建作出激烈的抨击,流露出一种愤而感伤的怜悯色彩。而对低下层的人物和被骗上当的女子,则寄予同情的关注,表现出独特的“埃里克式人道主义精神"。

    情场现形记

  • DVD
    1928 剧情 其他

    亚洲风暴

    1918年,在俄国革命影响下的蒙古。蒙古牧民贝尔带着珍贵的貂皮前往被英国干涉军队和白俄占据的要塞市场出售。商人强行低价收购他的貂皮。他不堪屈辱,愤而与商人发生冲突,最后逃往大漠。他加入游击队抗击白俄军队,不幸被捕。就在执行枪决时,他被发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被解救并被扶植成傀儡。白俄和英国干涉军想借他之手更好地统治蒙古。具有强烈民族自尊感的贝尔却毅然走上了反抗异族奴役与压迫的道路。他以成吉思汗子孙的名义,率领蒙古的各游牧民族,以风扫残云之势,驱逐了异族侵略者。  本片是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普多夫金在西方世界博得最高赞誉的一部杰作。与爱森斯坦相反,普多夫金以一个主人公为中心来展开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贝尔这位思想觉悟的蒙古牧民形象。影片具有浓厚的人种学色彩,逼真地再现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和喇嘛寺院举行佛事的盛大景况。全片有完整的叙事结构,是一部雄伟的巨著。它以貂皮这个不起眼的细节逐步引发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剧情的张力依据一步一步强化的加速度,推进、堆积到一个点而予以总爆发。片尾荒原上骤起的风具有排山倒海之势,把侵略者吹得溃不成军,充分象征了被压迫民族不甘屈服、抗击强暴的伟大力量。这一震撼人心的高潮场面已成为经典而载入电影史册。

    亚洲风暴

  • HD
    1988 战争 香港

    黑太阳73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建立满洲国,更于哈尔滨设立从事细菌武器研究的731部队研究本部。1945年2月,日军军医中将石井四郎返回并执掌731部队,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一班出自千叶县的少年队员。小队员们组成的少年班被军方寄予重望,他们和研发中的新式细菌武器被看做挽救日本败势的希望所在。少年班在严苛的训练中被强迫观看用中国人、朝鲜人和白俄做试验用“马路大”的冻伤实验、细菌炸弹实验以及活体解剖实验,少年天性被血腥的场面感染、扭曲。1945年初夏,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石井四郎疯狂的尝试制作鼠疫炸弹拯救“大日本帝国”,但法西斯的覆灭近在眼前……

    黑太阳731

  • 正片
    2023 剧情 其他

    绿色边境

    波蘭與白俄羅斯交界上的這片蓊鬱森林,大批中東與非洲難民湧入,敘利亞難民一家也在其中。他們以為只要步行通過邊界,進入歐洲,安全的日子就會到來。殊不知波蘭政府放任邊境警察用暴力驅趕難民,白俄軍方會再將他們逐回原地。成為白俄羅斯擾亂歐盟的人肉子彈,又被波蘭政府視為洪水猛獸,全家老小困在林中進退不得、飢寒交迫,陷入無間往復的煉獄。  波蘭名導阿格涅斯卡霍蘭年逾七十,火力與行動力絲毫未減,把2021年真實事件搬上大銀幕。除了以匿名警衛證詞為本,更用史詩級篇幅,從邊境警察、救援人士、鄰近居民等不同視角,堆疊出的殘酷真相,凝成一記人心重擊。直指當局利用民眾仇外心理,罔顧難民人權,甚至加入最新國際事件比對,觀點犀利、力道強大,引來波蘭警政激烈反彈。影片於威尼斯影展首映後,不僅好評橫掃國際,更獲頒評審團特別獎。

    绿色边境

  • HD
    1967 喜剧 英国

    香港女伯爵

    马龙·白兰度、索菲亚.罗兰等合演。描述一名美国富豪乘邮轮回美国,途经香港时,一名落魄的白俄女伯爵潜入其房间,意图偷渡美国,结果让富豪发现,二人经谈论之后共随爱河。此为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最后一部作品,亦是他唯一的彩色片,成绩虽然较其代表作失色得多,但仍维持颇高的喜剧效果,而且拍出了一点人情味。可惜男女主角选择不当,趣味性打了折扣。

    香港女伯爵

  • HD

    列宁在一九一八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兴的苏维埃政权受到各方敌人的武装干涉。英、日、土耳其等国利用俄国地主、富农阶级扼杀苏维埃政权的本性,在粮食问题上大做文章。同时,国内的白俄势力用能想到的所有手段剌杀列宁,打入敌人内部的马特维耶夫将敌人刺杀列宁的消息转告瓦西里,但由于布哈林的阻挠,列宁还是在工厂演讲结束后,被女特务卡普兰枪击伤害。此时,严重的饥荒笼罩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而俄国的人民则担心着自己受伤的领袖。高尔基来到列宁的床前,他为不久前自己与列宁讨论是否对敌人要仁慈的问题感到内疚。克里姆林宫广场日夜站满了了解列宁病情的群众,当列宁的病情通报传到工人的耳朵里“列宁己经不发烧了”“乌拉”!的喊声震响天边......

    列宁在一九一八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