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献忠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 已完结

    沉银追踪

    该片以科学考古工作为主要线索,张献忠及其大西国的故事为副线索,两条线索交错进行,最终呈现主题故事。和一般的历史考古类纪录片不同的是:本片不只是把目光与焦点放在历史探究上面,而是更多地着墨于现代的考古事件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的故事,科学的故事。其中,张献忠的沉银宝藏的来历,以及其工艺价值,史学价值,都将第一次在本片完整、细致、精美地进行展现。

    沉银追踪

  • 正片
    1984 剧情 大陆

    双雄会(下集)

    张献忠虽然降了朝廷,但并不受信任。朝廷不发粮饷,又不封给官职,各级官吏还要敲诈勒索。张献忠的有心率兵重新造反,无奈外有左良玉20万大军包围,内有巡按御使林铭球坐地监视,难以动手。李自成来到谷城,希望张献忠与他相互呼应,重新起义。张献忠虽有此心,但又不愿将来推翻了明朝,李自成与自己争夺天下。军师徐以显也力劝张献忠除掉李自成,以绝后患。可张献忠自己也看出,没有李闯王,自己一支孤军也难成功。两人谈判再三,张献忠犹豫不定,终不能决。李自成于危机四伏中沉着镇定,与张献忠坦诚相见,张献忠顾及绿林义气,否定了杀害李闯王之主张,两人虽各抱目的,但终于结成同盟。一年后,两支义军果然共同推翻了明王朝。

    双雄会(下集)

  • 第02集完结
    2022 其他 大陆

    沉没的宝藏

    2005年,四川彭山江口镇水下出土七枚明末官银银锭,这些细节说明银锭很有可能是“张献忠宝藏”之物,传说中的“张献忠宝藏”也许就在江口,然而历史学家袁庭栋却提出:张献忠宝藏在成都望江楼。 1939年,川军将领幸蜀峰意外得到张献忠藏宝图,立即开挖:先挖出石牛,印证神秘歌谣,随后挖出十几枚铜钱,但从此再无收获。有专家认为江口水战中,张献忠兵败,千船沉水,船上就装着传说中的巨额宝藏。而江口镇历年出土的银马、赏功银叶、崇祯帝御赐银盏等物,也为方明的推断提供佐证。 1993年,四川地勘队曾对江口水底进行物探,发现七处异常。 江口是否为张献忠兵败沉银之处,专家带您一探究竟。

    沉没的宝藏

  • 已完结
    2008 剧情 内地

    长河东流

    该剧故事发生的年代为明崇祯十七年、清顺元年(即公元1644年),至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李自成进北京逼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吴三桂为报家伊引清兵入关,清军长驱直入,明王朝因此危亡。李自成称大顺皇帝,张献忠称大西帝,顺治在多尔衮孝庄进京后称帝,在这特殊时期里,谁主沉浮?剧情由此展开.  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史诗巨片.让我们能最快最好的了解明末-清初的历史纪录.  明末年间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公元1644年春正月,李自成的大顺军乘胜向明王朝的国都北京挺进;张献忠的起义军深入湖广!与此同时,偏居关外的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在孝庄太后的授意下,率兵乘虚而入,逼近山海关,杀气腾腾.  面临内忧外患,崇祯皇帝急召吴三桂入京,临危受命,北御强敌,南卫京师,但事败垂成.多尔衮利用李自成副帅刘宗敏抢夺陈圆圆,策反吴三桂,使得清军兵不血刃,长驱直入,多尔衮辅佐清廷幼君福临在北京登基,建年号为顺治元年.  然而,中原的官民面对满清入关定鼎同仇敌忾,纷纷拥戴旧明皇室成员,抗清复明。老桂王之子朱田榔在文武百官和李自成李献忠旧部的推戴下,在广东肇庆行宫登基,史称“南明”;率先引动全国的抗清复明之势;南京福王被史可法等立为监国新君。福建唐王在郑成功父子的拥戴下,形成呼应之势,共襄北伐.  为平息遍布中华的抗清复明烈火,多尔衮派遣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 率领三路大军南下清剿,就在这时多尔衮劳累身亡。鳌拜手握大权,作威作福。中华大地,狼烟滚滚,试问天下,谁主沉浮?

    长河东流

  • 正片
    1984 剧情 大陆

    双雄会(上集)

    根据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片断改编。 明崇祯十一年。坚持了10年之久的明末农民革命陷入低潮,面临失败的危险。由于官军的疯狂镇压和各家义军相互不和,一同起义的十三家义军相继瓦解,有的溃败了,有的投降了。仅剩下李自成率领的一支孤军,也在潼关的南原陷入官军重围、全军覆没。在乱军中,李自成妻女俱失,仅率13骑突出重围,逃往山中。途中,夜宿林中,又险为当地乡勇所杀,喜遇李自成手下大将郝摇旗杀散乡勇,才得侥幸逃生。李自成逃往商洛山中,偃旗息鼓,准备东山再起。山中人烟稀少,粮草缺乏,严冬已至,又无棉衣,军心浮动。朝廷又派贺人龙进山搜捕,将士闻讯,竟有临阵脱逃者。李自成心情沉重,忍痛在阵前斩了逃兵,以定军心。面对严峻的现实,李自成认识到要重振大业,只有"一马破门而出",去说服已经投降了明朝的另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重举义旗。原来,十三家义军中张李两家实力最强,互相不服。张献忠在谷城投降了朝廷,在义军中引起连锁反应,招致起义的失败局面。李自成部下将领对他多有怨恨。张献忠为人狡诈多变,又与李自成有仇在先,因此以刘宗敏为首的众将坚决反对李自成贸然前往,认为此行凶多吉少。李自成力排众议,决心铤而走险。张献忠虽然降了朝廷,但并不受信任。朝廷不发粮饷,又不封给官职,各级官吏还要敲诈勒索。张献忠的有心率兵重新造反,无奈外有左良玉20万大军包围,内有巡按御使林铭球坐地监视,难以动手。李自成来到谷城,希望张献忠与他相互呼应,重新起义。张献忠虽有此心,但又不愿将来推翻了明朝,李自成与自己争夺天下。军师徐以显也力劝张献忠除掉李自成,以绝后患。可张献忠自己也看出,没有李闯王,自己一支孤军也难成功。两人谈判再三,张献忠犹豫不定,终不能决。李自成于危机四伏中沉着镇定,与张献忠坦诚相见,张献忠顾及绿林义气,否定了杀害李闯王之主张,两人虽各抱目的,但终于结成同盟。一年后,两支义军果然共同推翻了明王朝。

    双雄会(上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