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记录片作品集
更多-
闭环下的五环
-
风味人间第一季
-
我的牛顿教练
-
国医有方
-
一棵知道很多故事的树
-
已完结
千年菩提路
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 《千年菩提路》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千年菩提路》 出 品 方:北京嘉源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项目类型: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 集数设置: 发行版 42集 每集30分钟 播出版 未定 项目定位: 佛教自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于弥补儒学在人的终极关怀方面的欠缺之余,又与中国本土文化从不断碰撞融合,而至于生根发芽,最终成为支撑整个华夏民族的三大文化基石之一。 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千年菩提路》将深入中国大地乃至周边邻国的名山古刹,探寻历代高僧苦修弘法的悲行大愿,以历史和人文为审美取向, 避免教理教义的讲解及探究,以期梳理出一条中国佛教传承、发展2000年的历史脉络,还中国佛教原本清晰的形象。 创作缘由: 永平8年,公元65年,古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徒步穿越帕米尔高原,以白马驮带经书和佛的画像,来到东汉辉煌的首都洛阳。自此,一个名叫“佛陀”的印度圣者那智慧的声音便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回响了2000年。从悠远到真切,由隐约而振聋发聩。 今天,我们看到汉语、藏语、巴利语等三个语系佛教在中国大地上并存,我们看到谈佛学佛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看到佛教名山的香火日炽一日。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派兴盛的背后,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其实是越来越多,距离佛陀的智慧也越来越远了。 那么佛教为何选择了中国?儒释道曾经有过怎样的碰撞与融合?历代大德高僧谱写了多少传奇华章?佛教又为每个华夏子民构筑了怎样一个精神的家园? 已故前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居士曾经这样写道:“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基于全面梳理中国佛教历史的宏大愿心,基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历经五年精心筹备,我们终于获准走进中国大地的每一个佛门重地,用我们的镜头记录下那一尊尊庄严的佛像,那一处处修行的胜境,那一摞摞传播久远的经书,那一个个存留在历史中的高僧大德。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缘。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制作。 有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等国家六大部委鼎力支持,有楼宇烈、温金玉、李应来、陈红星等一批中国佛教界专家和学者,为节目的
千年菩提路
-
已完结
船政学堂
纪录片《船政学堂》整部作品规划六集,每集长度50分钟。2012年,纪录片《船政学堂》筹备阶段,我们就召开专家策划会,决定借鉴国内各省通过高端纪录片打造地域文化知名度的成功经验,首次以编年体与共时性兼备、中西文化学者共同讲述的国际化视角,从“人”的角度切入,来讲述船政学堂以及船政毕业生鲜为人知的故事。既开掘“创办—保台—留学—整军—报国—启蒙—图治”等办学前后一系列生动感人的真实事件,更围绕船政学堂关键人物如左宗棠、沈葆桢、严复、魏瀚、刘步蟾、陈季同、萨镇冰等,展开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生动再现晚清“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福建船政学堂大胆开放、提倡启蒙与创新、悲壮报国的集体群像,揭示船政学子与中国近代变革之间的关联。全片的故事起点为1866年左宗棠上疏奏请创办马尾船政及学堂,终点为19辛亥革命后,严复在内心矛盾纠葛中仍然坚持唤醒民众、期待新人。六集片名分别为《海国图梦》、《孺子可教》、《问道“泰西”》、《蛟龙出海》、《一声叹息》和《世纪星火》,涉及时间跨度45年。 马尾,史称马江,这里因诞生彪炳史册的船政局和船政学堂,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科技的重要发祥地、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船政学堂是中国梦的十九世纪版本,它由洋务派主要领袖之一的左宗棠、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创办,于1866年底落户五口通商城市福州的马尾港。它最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仿造英法等西方强国的坚船利炮;二是用西方的师资培养能驾驶蒸汽轮船的“良将”和能用西方技术制造枪炮的“良工”。可是,这所厂校合一的海军学校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却大大超越了创办之初设定的目标。 船政学堂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为中国近代化输送了一批具有世界意识的杰出人才,可以说,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许多历史面貌,因为船政学堂的开办而留下了“急剧变迁”的伏笔。曾培养出严复、邓世昌、刘步蟾、魏瀚、陈季同、陈兆锵、萨镇冰等一大批具有世界意识和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他们冲破中国晚清腐朽王朝的重重局限,以前所未有的新视野和新方式与西方世界打交道,在思想、军事、外交、科技、工业、文学等诸多领域戮力改革、勇于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船政文化是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是福建省乃至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精粹,是近代中国追求民族进步、自强不息的精神缩影。近年来,作为船政文化的发祥地,福建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界人士对船政文化极为重视,船政文化早已成为世
船政学堂
-
今晚你要去哪里第一季
-
如是生活
-
国宝迷踪
-
送你一桌春
-
川味第一季
-
HD
出·路
《出路》跟踪拍摄了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历时六年追随三位主人公,记录下他们的梦想与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这是不同地区的中国年轻人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来自北京的袁晗寒17岁辍学,3年后她游历完欧洲各国,考上了心仪的艺术学校,15年回国实习,在北京注册了她的艺术投资公司。湖北的徐佳,19岁,是咸宁高中的高三复读生,他已经复读了三次,最后如愿考上了一个二本。毕业工作2年后,2015年徐佳和相恋4年的女友决定结婚。来自甘肃的马百娟,12岁,在野鹊沟小学上二年级,条件艰苦,梦想能去北京上大学。2012年为了方便她上学,全家迁到宁夏,然而马百娟因为学习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学了。15岁的马百娟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但因年龄和学历太低,屡屡碰壁。 中国当代青少年有着怎样的未来?这是导演郑琼在拍摄三名中国青少年时探索的中心问题。
出·路
-
奇食记
-
街边下饭魂
-
苏东坡
-
川味第二季
-
无用
-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
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暴恐
-
孤芳不自赏纪录片
-
麦收
-
HD
密语者
影片讲述了两位当代中国女性面对社会固存的规训与传统观念,寻求自我突破、独立与成长的故事。 女书是一千多年来在女子间秘密相传的文字,一代代的女性在这种独一无二的文字中,获得了彼此的情谊与相互支持的力量。片中女性皆因与女书结缘而展开了新的生活命运。胡欣是江永女书最年轻的传承人,经历一段婚姻的结束之后,她在“传统女性”和“现代女性”之间左冲右突;而思慕是一位都市女性,自学成为一名女书艺术家。思慕在开明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这会让她在爱情、生活的现实考量,以及自我的热爱与追求之间,如何取舍又何去何从?最终影片的两位主人公在女书的启示下,在各自人生的重要关口,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密语者
-
奇食记第二季
-
探险中国 第一季
-
人生一串第一季
-
已完结
纪录片上甘岭
纪录片《上甘岭》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共分为3集,每集约50分钟。该片以军事专业角度回顾上甘岭战役的三个阶段,通过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和英雄人物等三个维度还原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摄制组以国际化的视角开启解密上甘岭战役的全球之旅,从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地寻找到许多珍贵的文字和影像档案,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在纪录片中呈现。同时遍访国内仍健在的上甘岭战役亲历者,抢救性采访口述史。纪录片立足当下,以更加年轻化的视角和语态讲述故事,结合动画、沙盘推演等丰富的表现手法,运用电影级的音效设计,创造全新的视听体验。70多年后,新一辈年轻人以青春致敬青春,缅怀先辈,弘扬不朽的“上甘岭精神”。
纪录片上甘岭
-
第一餐第一季
-
罪案现场实录 第四季
-
已完结
深圳故事
本片以深圳为样本,通过讲述今天鲜活的“深圳故事”,从一个城看一段历史,从这段历史读懂中国人改革的意义,以及它给中国和世界政经历史所留下的坐标意义。记录这座城,是为了纪念过去四十年里勇于改革的一群中国人;展示这座城,是为了证明一个政党为民族自强富强而笃定灵动的制度自信;解读这座城,是为了改革再出发时一份不忘的初心。 第一集 杀出一条血路 20190121 第二集 思想解放天地宽 20190122 第三集 试验市场经济 20190123 第四集 刀口向内的改革 20190124 第五集 改革改出“新自我” 20190125 第六集 创造“创新之城” 20190126 第七集 建设“法治之城” 20190127 第八集 来了就是深圳人 20190128
深圳故事
-
面面大观
-
三国的世界
-
楹联里的中国
-
已完结
历史的拐点之汉匈之战
匈奴,一个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名字,大汉帝国被匈奴人的长鞭抽打得血肉淋漓。死里逃生的汉高祖刘邦,选择以女人换和平。当汉武帝说出出兵匈奴的决定时,很多人的身体都抖了一下,他们想皇帝一定是疯了。8月24日晚20:00起 CCTV-9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1-2》。 汉武帝力排众议,重用卫青。大汉军队兵分四路,讨伐匈奴,三路失利。卫青孤军深入,率汉军直捣匈奴王庭龙城,一举斩杀数百名匈奴人。胜利的捷报如同烈性白酒,沸腾了整个国家。8月25日晚20:00起 CCTV-9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3-4》。 漠北之战汉军大捷,匈奴单于侥幸逃脱。李广部队在沙漠中迷路错失战机,李广用斩杀匈奴的战刀,杀死了自己。而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让大汉王朝的体力透支。8月26日晚20:00起 CCTV-9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5-6》。
历史的拐点之汉匈之战
-
乐山大佛
-
守护解放西番外我是检察官
-
傲椒的湘菜第一季
-
布达拉宫2024
-
天坛
-
打开一颗心
-
人生第二次
-
闪闪的儿科医生第二季
-
见证·发现之旅:楚墓魅印
-
安史之乱
-
城门几丈高
-
第3集
海昏侯
《海昏侯》第一集 2011年,一座古墓被意外发现,震惊中外:10余吨五铢钱,数百枚金饼令人目不暇接,数量惊人的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等,超过了已发现所有汉墓的金器总和;绘有最早孔子画像的穿衣镜,约5000枚竹简,令所有的人为之一振!內棺中的玉器、漆器鲜润如初,出行的座驾,赏玩的把件,享受的乐器,饮酒的用具,一个远在两千年前的朝代仿佛突然复活了。 《海昏侯》第二集 短短33年的人生经历了数次大起大伏,他为何会被突然立为皇帝,又在短短27天后骤然被废?废立皇帝在封建王朝是惊天的大事,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刘贺在史料中的记载非常有限,刘贺墓的开启,提供给今人更鲜活的材料去解读那段久远的历史,重新审视那段错综复杂的皇权最高处的争斗是如何改写了历史。 《海昏侯》第三集 年仅33岁。正值青壮年,一代王侯为何匆匆离世?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一系列全新科技手段的介入,让现代考古能保留和读取更多的信息,借助先进的DNA技术,我们能否开启两千年前那个年轻人的生命密码?刘贺被废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他的继任者汉宣帝又是如何影响着他的人生?
海昏侯
-
济南7.9大案侦破纪实
-
万物同生